在星斗大森林深处,最后一头十万年魂兽被猎杀的那天,天空下起了血色的雨。
传灵塔顶端的魂导广播里,播音员仍在重复那句百年前的承诺:
“魂灵——让人类与魂兽共享未来。”
可未来,已经没多少魂兽了。
一、一场“善意”的实验
两万年前,唐三用魂灵契约告诉世人:魂师不再需要亲手杀死魂兽。
只要把濒死魂兽的灵魂抽出,就能化作可成长的第二武魂。
那一夜,所有魂兽都听见了人类的欢呼——它们以为自己终于能活下去。
它们不知道,这只是另一场屠杀的序幕。
二、人口爆炸:从“精英”到“全民魂师”
展开剩余84%魂力注入技术普及后,斗罗大陆出现了史上最荒诞的人口红利:
• 每三个新生儿就有一个能觉醒武魂。
• 每年新增的魂师,比过去一千年总和还多。
• 最抢手的不是万年魂环,而是“十年柔骨兔”“百年斑斓猫”——因为低阶魂兽好杀、好养、好糊弄。
传灵塔的数据库显示:过去百年,十年魂兽的猎杀量翻了47倍,而它们的平均寿命从9年骤降到3年。
魂兽的繁殖速度,第一次输给了人类的繁殖欲望。
三、科技反噬:魂导器杀死“替代品”
当九级魂导炮能轰碎一座山,谁还需要十万年魂兽的防御魂技?
当飞行魂导器时速突破音速,谁还稀罕风系魂灵?
魂导器越先进,魂灵越鸡肋。
于是猎魂小队重新端起魂导机枪,把目标对准了更稀有的“标本”——
“听说邪魔虎鲸王的背鳍能做九级魂导炮的散热片?”
“深海魔鲸王的眼睛在黑市能换一套星际战舰。”
魂灵?那只是穷人退而求其次的安慰奖。
四、传灵塔的堕落:从守护者到垄断者
初代塔主暮雪曾定下铁律:
“每年魂灵转化率不得超过魂兽自然增长率的30%。”
可到了斗三时期,这条律令变成了:
“优先为贵族定制十万年魂灵,余量投放市场。”
黑市里,一枚十年魂灵的价格,足够普通家庭十年的口粮。
而森林里的十年魂兽,甚至活不到成年。
五、生态崩塌:当魂兽成为“濒危药材”
星斗大森林面积缩小了78%,取而代之的是:
• 提炼魂力的药田(需要百年魂兽骨粉做肥料)
• 贵族猎场(付费即可猎杀限定魂兽)
• 魂导工厂排放的废水,让蓝银草都发生了变异
生态链最讽刺的一幕出现了:
人类开始人工养殖魂兽,却发现它们不吃饲料,只喝千年树髓——
而千年树髓,需要万年树妖才能分泌。
没有魂兽,连“替代品”都活不下去。
六、最后的火种:当魂兽选择自焚
据《史莱克绝密档案》记载:
在极北之地,最后三万头冰碧蝎集体冲入火山熔岩。
它们宁可在岩浆中化为灰烬,也不愿成为魂导机甲的“制冷核心”。
那一夜,极北的雪是黑色的。
而人类终于意识到:当魂兽拒绝被拯救时,灭亡的就是整个斗罗星。
七、我们还有时间吗?
• 史莱克学院重启“魂兽自留地”,用空间技术封存了最后一片原始森林。
• 唐门宣布停止所有需要魂兽材料的魂导器研发。
• 传灵塔新一代塔主凌梓晨,公开销毁了十万份未交付的十万年魂灵订单。
但数据不会撒谎:
目前存活的十万年魂兽,仅剩11头。
而明年,将有超过20万新晋魂师需要第四魂环。
魂灵制度的失败,从来不是技术的问题。
当“减少对魂兽的杀戮”变成“更高效地利用魂兽”,
当“共生”沦为“养殖”,
善意便长出了獠牙。
今天,我们站在传灵塔的废墟上,终于明白:
真正的保护,从来不是给魂兽一条“被利用的活路”,
而是给它们一条“不被人类需要”的退路。
否则,下一个需要魂环的,
就是我们自己。
发布于:广东省联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